“這已經是我第十幾次提這個議案了?!比珖舜蟠?、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士平告訴記者,他今年帶來的議案,還是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政策,對棉紡織行業執行統一賦稅,將棉花進項抵扣由13%提高到17%。 “1998年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我第一次提出這個議案,到現在有10多次了。我認為棉紡企業增值稅"高征低扣"政策不合理,帶有歧視性?!弊鳛槿蜃畲竺藜徔椘髽I的當家人、今年胡潤全球富豪榜山東首富,張士平衣著樸素。記者發現他手里握著的手機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“老年手機”,“呵呵,這部手機200元一部。2000元能買10部?!笨吹接浾咴尞惖囟⒅种械氖謾C,張士平對記者笑道。 但是談起議案,他面露凝重,“棉紡企業現行增值稅抵扣中,采購棉花的進項稅率為13%,最終產品的銷項稅率為17%,這意味著棉紡企業即使沒有實現增值,將購進的棉花按照原價賣出,仍要負擔4%的稅收,企業稅賦負擔很重?!?/p> 張士平表示,這個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,主要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,在我國棉花市場放開及加入世貿組織的前期效應下,棉紡織市場形勢較好,企業的利潤率相對較高,對高征低扣產生的4%的不合理稅費還能夠承擔。但是自從2007年至今,棉紡織企業全國性的困難,盡管有些大企業如魏橋,以其他方面的優勢拉動著工人工資的上漲,但有些棉紡織企業因為國際競爭力而目前僅保持微利水平,不少中小企業虧損嚴重。 “現在包括玉米在內的其他農副產品都解決了這一問題,唯有棉花還沒有解決,這很不合理,帶有歧視性?!睆埵科秸f,近年來,單一的紡織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很弱了,目前我國棉花還是施行配額,國內每噸棉花的價格比國外貴三至五千元,而且外來的面紗、棉胚布擠占了國內市場,使國內的棉紡織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更加舉步維艱,國內市場逐步丟失。再加上這一不合理的稅收政策,直接影響著棉紡織行業的生存,這不但影響著農民工就業的穩定,也制約著農民工工資收入水平的提高,全行業對解決高征抵扣問題的呼聲十分強烈。 “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政策,對棉紡織行業執行統一賦稅,將棉花進項抵扣由13%提高到17%,使進項、銷項稅率一致,同征同扣?!睆埵科礁嬖V記者,該政策落實后,可給棉紡企業一個較為寬松的發展環境,加快棉紡織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,提高紡織行業競爭能力,解決2000多萬農民工的就業,也可為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工人收入打下基礎,使企業可以有能力大幅提高工人工資,促進農民增收。 出處:中華紡織網
|